預制型塑膠跑道對基礎處理的要求
預制型塑膠跑道對基礎處理的要求極為嚴格,其質量直接影響跑道的使用壽命和運動性能。以下是結合國家標準(如GB/T 14833、GB 36246)及行業實踐的核心處理要點:

一、基礎類型與檢測標準
基礎類型
水泥混凝土基礎:強度需≥C25,養護期≥28天,表面平整度誤差≤3mm/3m。
瀝青混凝土基礎:壓實度≥95%,軟化點82-104℃,養護期≥15天。
檢測要點
強度檢測:回彈儀測試混凝土強度,瀝青需通過針入度試驗。
平整度:3米直尺測量高差≤3mm,超標區域需打磨或填補。
密實度:水泥基礎無浮砂、脫層,瀝青基礎無松散顆粒。
二、基礎處理核心步驟
1. 清理與打磨
清除雜質:高壓水槍沖洗油污、灰塵,化學清洗劑處理頑固污漬。
打磨修補:使用打磨機處理凸起,環氧砂漿填補裂縫(深度≥5mm需開V型槽)。
2. 酸洗與防水
酸洗工藝:水泥基礎用8%稀鹽酸中和堿性物質,清水沖洗至無白色殘留。
防水底涂:雙組分聚氨酯底涂(0.2kg/㎡),封閉毛細孔并增強粘接力。
3. 排水與坡度控制
排水坡度:橫向坡度6‰-10‰,縱向坡度≤1‰,雨后40分鐘無積水。
盲溝設置:基礎層預埋盲溝或排水管,防止凍脹和滲透破壞。
4. 特殊問題處理
伸縮縫修復:水泥基礎伸縮縫需填充彈性密封膠,瀝青縫隙用填縫劑封閉。
積水修補:試水后標記積水點,分層填補專業修補材料(厚度誤差≤1mm)。
三、水泥與瀝青基礎差異處理
處理項 | 水泥基礎 | 瀝青基礎 |
---|---|---|
表面處理 | 酸洗+環氧修補裂縫,預鋪塑料薄膜隔水層 | 填縫劑封閉縫隙,避免軟化點不合格導致變形 |
防水要求 | 必須涂刷聚氨酯底涂,防止地下水汽滲透 | 采用丙烯酸乳液+細石英砂封底,增強密實性 |
養護周期 | 28天以上自然養護,含水率≤8% | 15天自然揮發低沸點物質,含水率≤5% |
四、驗收標準與風險規避
驗收指標
平整度:全場3米直尺檢測合格率≥85%。
排水性能:模擬降雨后30分鐘內無積水,透水率≥0.4L/(min·㎡)。
附著力:基層與底涂粘接力≥1.5MPa(劃格法測試脫落≤5%)。
常見風險與應對
起泡脫層:基礎含水率超標或底涂未完全封閉,需延長養護或返工。
凍脹開裂:北方地區需加厚基礎層(水泥≥150mm)并優化排水。

五、施工工具與材料推薦
工具:打磨機、高壓水槍、激光水準儀、壓輥。
材料:環氧修補膠、聚氨酯底涂、彈性密封膠。
總結
預制型塑膠跑道的基礎處理需遵循“強度達標、平整密實、排水通暢、防水徹底”原則。水泥基礎側重酸洗和隔水層,瀝青基礎需嚴控軟化點和填縫工藝。施工前需通過試水、強度檢測等多道工序驗證基礎質量,避免后期因基礎缺陷導致跑道損壞。選擇專業團隊(如ISO認證施工單位)并嚴格驗收,可確保跑道使用壽命達10年以上。